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斑帆蜥


簡介
學名:Hydrosaurus pustulatus 英名:Philippine Sailfin Lizard、Sailfin Water Lizard、Sailfin Dragon
別名:斑帆蜥、菲律賓長蜥、帆龍
分佈:菲律賓,棲居在河流與小溪沿岸的森林中


生態習性
1.卵生,但其產卵數目仍不詳,是一種半水棲的蜥蜴,棲息在淡水水域,性情害羞且較容易緊張,一遇到騷擾就會馬上從樹上跳入水中,是相當出色的游泳高手,甚至也可以用後腳站立在水面上快速奔跑。 本種屬雜食性,在野外會攝食水果、青蛙、昆蟲與魚類,其壽命可達10 年以上。
2.型態特徵:體長約80~100公分,是飛蜥科(Agamidae)成員中體型最大的蜥蜴,這是種全身都是灰色的蜥蜴,以其隆起且似帆狀物的大尾巴而著稱,其尾巴由隆起的脊椎骨突起所支撐,成體的帆狀尾遠比幼體來的更大更高。 其背部中間有一列膨大的棘狀突起。


備註:菲律賓海蜥在產地因食用與寵物市場交易而被大量捕捉,目前亟需保護,本種某些英文俗名有"Dragon"龍的意思,就是因其大而突起的帆狀物而命名。


菲律賓海蜥在台灣寵物市場中稱為斑帆蜥或帆龍,在幾年前就已經有陸續進口,算是一種容易取得的蜥蜴,價錢也不貴,但是因為體型可以長到很大,加上屬於半水棲的品種,而且其性情膽小而敏感,容易緊張,所以對於入門者來說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對於玩家或有空間飼養的朋友來說,斑帆蜥雖然體色普通,但是雄性那種大而高的帆狀突起,加上可達一公尺的體型,在外型上感覺相當有氣勢,也是一種很具魅力的蜥蜴。


飼養


寵物市場上的斑帆蜥全部都是野生個體,需要有很大的活動空間,太小的箱子容易因緊張沖撞而傷到吻端,這樣常常導致吻部傷口腐爛與寄生蟲的產生;一隻成體的斑帆蜥至少需要寬150cm X 深100cm X 高150cm 的空間,裡面必須設置一個至少可以讓它能夠將整個身子浸入的水池,並放置大型棲木供攀爬,很多歐美國家的飼主採用庭園式的環境飼養,當然這是最適合的,但是如果以都市空間來說,幾乎無法達到這樣的要求,一般市面上販售的飼養箱也無法飼養斑帆蜥成體,所以如果有預算,最好是特別訂製一個專屬的飼養箱。
斑帆蜥在水里的時間很長,入水的次數也很頻繁,需要很乾淨的水質,所以如果無法常常換水,最好設置一個水族專用的過濾系統,環境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正常狀態下的斑帆蜥很喜歡在空間內四處跑跳,過小或設計不良的空間容易使蜥蜴造成緊迫而拒食,這也是很多斑帆蜥常常在飼養環境中死亡的原因之一;以蜥蜴來說,斑帆蜥幾乎是完全不適合當作豢養寵物的品種,但是只要環境適合,還是可以養的很好,對於一些玩家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飼養斑帆蜥的底材選擇來說比較廣泛,木屑、無菌底床、碎報紙、樹皮屑、人工草皮等都可以,主要以自己方便清理為主,如果以造景為主,可以選用無菌底床(無菌土)或樹皮屑,這類的無論材質與顏色上都很自然。
在溫度方面,飼養斑帆蜥的環境溫度白天需維持在24℃~ 31℃ 左右,晚上則降低到21℃~24℃左右,冬天可以利用加溫燈或​​保溫石來調整溫度,不過它們有時會趴在岩石上以獲得體溫,所以在使用加溫石的時候必須注意燙傷的可能性,搭配溫控開關使用會是比較好的方法;此外,它們也很需要UVB 的補充,市面上所販售ZooMed 的Power Sun 加溫燈是最佳的選擇(不過並不便宜)。
濕度方面,因為斑帆蜥靠水生活,是棲息在雨林中的品種,所以當然要設定比較高,雖然設置的水池可以將濕度維持在一定的程度,但是也必須每天在箱子內灑上三四次的水,最好常時的維持在80% 以上的環境濕度,注意太低的濕度會使他們皮膚過度乾燥,甚至會造成斷趾的情況。
繁殖


斑帆蜥在性別的辨識上算是相當簡單的,成年雄性的外型當然就是那又高又大的帆狀突起,其球狀的吻端與股孔也比較大,幼體的性別在外型上就很難辨識,只能用性別探測棒來探查。 斑帆蜥的繁殖季在春季末期的前後幾個月,而且每年只有一次,雌性的斑帆蜥在交配後會產下8~12枚卵,孵化期約二個月,在孵卵的時候溫度應維持在28℃~30℃ 左右。
餵食


斑帆蜥是雜食性的蜥蜴,所以在餌料的供應上需比較多樣化,在幼體時,葷素的比例是30% 素食,70% 葷食,成體的斑帆蜥則是葷素各半,以食物的取得難易度來說,葷食方面可以提供蟋蟀、超級賣皮蟲、大肚魚或朱文錦,它們也會獵食其他小蜥蜴,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到野外採集一些非保育類的攀蜥與草蜥給它們吃,有的人馴化過讓班帆蜥接受雞肉或豬肉條,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
在素食方面,可接受的種類也很高,可以比照綠鬣蜥的方式提供食材,包括綠色的葉菜類植物,甘藷、胡瓜、小黃瓜、萵苣、高麗菜、胡蘿蔔等,水果可提供蘋果、葡萄、草莓、哈密瓜與甜瓜等等,也有人以麵包餵食斑帆蜥,不妨以多樣化的觀念多多嘗試。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棘皮動物門

棘皮動物門屬於後口動物。其名稱意義是指「刺狀皮膚的」,說明在其體壁中有棘、骨針或甲板。現存的棘皮動物約有6000種,包括海星、海膽、陽燧7足、海參以及海百合。它們所有的成體皆為輻射對稱,雖然這樣較兩側對稱的體制來得複雜,特別是在海膽、海參。目前共紀錄海膽12種,海星6種,陽燧足種,海參10種。 一、生理:棘皮動物的神經系統明顯的和兩側對稱的動物並不相同;其分散不集中,且無腦或「頭向端」的構造。對輻射對稱的動物來說,分散的安排比較有利,因為這樣可使它們對來自不同方的刺激產生反應。 二、運動:管足為充滿液體、肌肉化的構造,通常尖端有吸盤狀的附著圓盤,為大部分棘皮動物的典型構造。功用除了可用來行走,在沙土或淤泥掘洞,黏附於岩石上,還可抓牢其要食用的螺或蚌的殼。管足是棘皮動物特有的水管系的一部分。 以海星為例,在此系統中,每個輻射腕內有一主要的管道,且皆和位於口區的管道相連。在多數的海星,位於身體表面的多孔板子與圓形管道相接,或許可讓水流進入並與內的體液相混。由每個主要管道延伸出來,短而位於側面的小管來將水份輸入送到管足。每個管足都有一個壺腹,此為一肌肉質的構造。當壺腹收縮,其內的液體被迫進入管足,使其伸長。管足可持續改變其形狀,因水管系統內的液體可藉由肌肉的活動 持續不斷地傳入管足中。 三、生殖:生殖時,一隻雌性的棘皮動物在短暫數小時內,可以產下2500萬個卵進入水中。在產卵季節,一隻雌性的棘皮動物共可產下十二億個卵,這種高量的產卵數,主要在確保受精作用的成功。它們行體外受精,精子數量多卵子一倍。它們的幼蟲均呈左 右對稱,不同於成體的五輻對稱,且幼蟲均有短暫的固著期。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台灣蛙類的生態觀察-陳王時老師 課後心得

蛙的生態觀察(課後心得)
兩棲類是4隻腳、卵生的動物,下來讓我好好介紹牠們:
台灣的青蛙分成32種,4種外來種,28種原生種,其中特有種有7種特有種、2種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2種特有種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2種特有種III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1種III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
1.蟾蜍科
-盤古蟾蜍 特有種
體型較大型,體色多樣,有紅褐色、黃褐色與灰黑色等,盤古蟾蜍的 耳後腺突出,全身上下佈滿大小不一的顆粒。
到了繁殖期,盤古蟾蜍會遷移至水域繁殖並且產卵,由於雄蟾蜍並沒 有鳴囊,再加上蛙類的視力不好,因此雄蟾蜍會積極的抱上任何附近 會動的東西,不過難免會抱到其他的雄蟾蜍,因此被錯抱的蟾蜍會發 出「勾~勾~勾」的聲音提醒對方。在這段期間,競爭屢見不鮮,常 可見到多隻雄蟾蜍爭奪少數雌蟾蜍的有趣畫面。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的特徵就是牠的吻部猶如塗上黑色的口紅一般以及牠的眼睛 上方有一個黑色的眼眶。
每到繁殖季節就會成群出沒於溪澗或具水源的地方,雄性發出鳴亮的 「咯咯咯咯……」的求偶叫聲。
2.樹蟾科
-中國樹蟾
背部觸感光滑,顏色綠色或藍綠色。從吻端一直到眼部有1條褐色 的寬帶,腳趾上有十分發達吸盤,時常出現在平地或近山區的池邊、 樹叢、竹林中。
3.叉舌蛙科
-海蛙 外來種
-澤蛙
-虎皮蛙
-福建大頭蛙(古氏赤蛙)
4.狹口蛙科
-亞洲錦蛙(花狹口蛙)
防禦時身體鼓氣,脹得如同一個小皮球。受刺激時,會分泌白色毒液 。
-巴氏小雨蛙
一般生活於稻田、水溝邊、草叢中以及山中有水地帶,繁殖時則出現 在水邊的草叢或水溝落葉堆中,並將卵產於附近水域,其生存的海拔 為1300米左右。
-小雨蛙
體長約2厘米多,叫聲為低沉、整齊而具有節奏感的「ㄍㄧ~ㄍㄧ」 聲,外表特徵如下:
體色為土褐色或灰棕色。
背上有兩條深棕色紋,由兩眼瞼間延伸到身體後端,因而得名。
四肢都有橫斑,白色腹面。
趾間有微蹼,雄蛙在咽下有單個外聲囊。
喉部鳴囊的地方為黑色。
頭小而尖,身體較嬌小肥短,身體略呈三角形。
-黑蒙西氏小雨蛙
-史丹吉氏小雨蛙 特有種
5.赤蛙科
-腹斑蛙
多生活於靜水池塘以及沼澤內隱蔽物下或池岸斜坡上。其生存的海拔 範圍為480至1800米。
-豎琴蛙 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貢德氏赤蛙
貢德氏赤蛙長約7厘米,棕色背面,沿背側褶有黑色縱紋,體側有黑 斑,後肢有黑色橫斑,白色腹面;口角後有兩個淺色頜腺;雄蛙在咽 側下有外聲囊一對,上臂基部有腎形大臂腺,指墊不顯著;趾間有蹼 。
-拉都希氏赤蛙
-臺北赤蛙 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本來牠們是台灣平地常見的蛙類,但由於近來台灣的農藥濫用,導致 牠們的數量急遽減少,再加上人類對其棲息地的破壞,令牠們現時只 出現在少數的地方,並被列為保育類動物。
-美洲牛蛙 外來種
-斯文豪氏赤蛙 特有種
-金線蛙 III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
-長腳赤蛙
-梭德氏赤蛙 特有種
6.樹蛙科
-日本樹蛙
一個不會爬樹的樹蛙物種,體型較其他樹蛙小,而雌性的日本樹蛙比 雄性樹蛙稍大,成年的雄性長2.5至3公分,雌性長3至4公分,而其頭 部的寬度約相等於全身的寬度。牠們身體背面有一些小顆粒突起,表 面極其粗糙,牠們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其背部的中央近肩胛的地方 有一對短棒狀突起。日本樹蛙的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變化,一般有 三種不同色系的變色方式,即鉛灰色、淡褐色或黃褐色三種色系。
-褐樹蛙 特有種
-艾氏樹蛙
艾氏樹蛙屬於樹棲性,繁殖期時躲在竹筒或樹洞內,並會在洞內交配 ,雄蛙及雌蛙都有有護幼的天性,會對交配後所產下的卵予以保護, 雌蛙會產下未受精的卵做為蝌蚪的食物。
體型屬小至中型,雄蛙會發出清脆並簡短,且有規律的「嗶~嗶」單 音,外表特徵如下:
腹部為白色。
體色多變,通常以褐色為主,有些為淺褐色或綠色。
背上有X型或H型的斑紋。
四肢外側都有白色顆粒型突出。
-面天樹蛙 特有種
-布氏樹蛙(白頷樹蛙)
-斑腿樹蛙 外來種
-諸羅樹蛙 特有種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分布在台灣嘉義雲林一帶的竹林; 果園、低窪積水處。為1995年由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呂光洋教授所鑑定樹蛙科新種的樹蛙,因為首次發現 的地點在嘉義,便以嘉義舊名諸羅來命名。
諸羅樹蛙的體型為中小型,背部黃綠色,腹部為白色或淡粉紅色,由 吻端至四肢全緣均鑲上白邊。虹膜呈草綠色,吸盤發達。
-橙腹樹蛙 特有種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莫氏樹蛙 特有種
-翡翠樹蛙 特有種III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
因為在翡翠水庫附近發現而得名,是台灣特有種。由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生命科學系的呂光洋教授發現於1983年。
-臺北樹蛙 特有種III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
身體背部呈翠綠色,腹部則呈黃色,具有隨環境而變更身體顏色的能 力。可在台灣中部南投以北的海拔1,500米以下山區丘陵地見到,但 主要分佈於台北盆地地區。北部是台北樹蛙數量第一多的棲息地,基 隆則是台灣地區台北樹蛙密度第一名的縣市。屬肉食性,其賴以維生 的食物是蟲或蟻,在冬天進行交配。一般聚集於水池、及溝渠等靜水 區域。
台北樹蛙過去一直被誤認為為日本樹蛙,直到1979年時才被台大動物 學系教授梁潤生及王慶讓鑑定為新種,被中華民國政府宣告為保育類 動物。
青蛙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看見的,只是希望以後看見牠們剩下的不只是照片、數據,而是活生生的動物,也希望人類可以好好愛護牠。
參考資料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大家好

歡迎來到我的生態資訊網,

裡面有我所觀察或從網路上找的生態資訊,

(從網路上找的生態資訊會附網址)

歡迎大家來參觀!